不久前,深圳上半年经济数据正式披露,其中外资数据颇为亮眼。数据显示,今年前六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达2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更占了整个广东省的三成多;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有5581家,同比增长超过50%,数量在全国大中城市里排第一。
一边是西门子医疗投资新建研发制造基地,一边是雷鸟创新的 AR眼镜在全球25个国家畅销,稳居销量榜首。深圳外向型经济呈现出“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头旺的局面,市场磁吸力着实“挡不住”。
外资爱往深圳跑,不只是数量多了
前不久,深圳市投资促进局发布“深圳市第九批跨国公司总部企业认定名单”,千循科技、云登科技、金蝶软件、创客工场、高士线业、海克斯康制造等18家企业在列。这么一来,深圳累计认定的跨国公司总部企业已经达到165家。
选择深圳的外资企业,不只是数量在增加,质量也在提升。像沃尔玛中国的区域总部、杜邦中国研发中心,这些早就扎根深圳的企业,只是众多外资企业的一部分。现在,已经有超过3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开展业务,足以见得跨国巨头们对深圳的青睐。
西门子医疗深圳研发制造基地开工的时候,负责人就说: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未动摇,深圳新基地的奠基更是体现了西门子医疗不断推进本土化进程的坚定决心。
深圳和全球市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上半年,深圳进出口总值2.17万亿元,进出口、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进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7816.2亿元,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6030.3 亿元。当市场更为多元化了,外资企业在深圳的发展空间也就更大了。
吸引力从何而来?深圳有这些硬实力
事实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家外资企业落地深圳以来,不少外企在深圳一扎根就是二三十年,期间还不断加码投入。这背后的原因值得细究。
就拿法雷奥集团来说,其2005年落户深圳,如今已经成了集团智能系统最大的生产基地和电子研发中心之一。公司负责人介绍,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早,产业链基础完善,加上这里创新氛围浓、人才多,让企业能一直保持创新活力。今年他们还打算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继续发力,优化产能。
类似于法雷奥在深圳的深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深圳不断完善的先进制造产业链和创新生态链。仅仅在南山区,就拥有超1300家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如此完善的产业配套,也让外资企业很容易在深圳找到合作伙伴。
如今,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成了外资投资的重点。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了35.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超过120%,这就能看出外资对深圳创新领域的认可与期待。
深圳的营商环境也让外资企业觉得踏实。荷兰贸促会深圳代表处首席代表曾表示,深圳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之一,在科技、贸易、投资领域的未来发展中会起重要作用。
深圳一直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吸引外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扩大开放合作领域,为企业提供全要素保障、全链条服务。今年3月,深圳还连发三份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从各个方面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今年6月,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又赋予了深圳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当下,深圳正加快推进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等重大平台的建设,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型开放,为外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而在开放领域上,深圳也在不断扩大试点,加强和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在电信、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都进一步开放。
今年上半年,新设的外商投资医疗企业有113家,同比增长85.2%;新设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累计635家,同比增长60%。像绿叶集团的医美专科医院已经落地,还有15家外资企业拿到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资格。
这样的深圳,既有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创新资源,又有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持续扩大的开放领域,外资愿意来、愿意留,自然不足为奇。
阅读专题:圳经观
南方+记者 徐烜和
民信配资-民信配资官网-配资门户网-股票配资入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