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书单
读一本书 懂一段史
学堂君:老蒋,一位被争议包裹的男人,《天下得失》从不同侧面的维度,解读老蒋的一生,对于那些被教科书压扁的符号,看完这本书,或许对老蒋的人生会有新的理解。这本书是由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三位老师合著,之前市场早已售罄,现还有少量存货,不容错过。。
《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2年5月1日
很多人对老蒋的理解仅局限于政治,但这本书依托近年公开的《蒋介石日记》与机密档案,将他拽回了凡人的日常:你会看到9岁丧父的少年在冬夜蜷缩外祖母膝旁,听机杼声与佛经交织的孤独;也会读到35岁手握兵权的总司令,因思念母亲在日记里嚎啕“吾母不能复生矣”的泣血之语。这种“恋母情结”伴随他一生,就连三次下野,他都总会回到奉化溪口,在故乡山水间舔舐伤口,再谋东山再起。
最震撼是,书中没有忽略历史巨变中的人性细节,既有人心的思索,也有利益的考量。比如: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返乡途中,日记里反复写到“何以为家?”的迷茫;可船抵上海后,他直奔宋美龄寓所,在“情绪绵绵,相怜相爱”的私语中重燃斗志。政zhi与爱情在此刻缠绕成生存的绳索,当他以盛大婚礼赢取宋美龄时,也捆绑了宋氏财团与浙江资本的力量,更让曾与他为敌的宋子文倒戈相向。书中犀利点破:“联姻是老蒋最成功的政zhi投资”。
豆瓣评分:8.1
装帧: 平装
读到1949年蒋氏政权崩塌前夜,夫妻俩那场令人心碎的告别,宋美龄执意赴美求援,明知希望渺茫仍哽咽道:“个人荣辱事小,国家存亡事大。”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午夜醒时,妻悲泣不置……惜别凄语,非言词能表万一。” 这一刻,我忽然懂得书名“天下得失”的深意:江山可以倾覆,但乱世中相互依偎的体温,才是人最后的堡垒。
关于老蒋的政zhi败因,书中也给出了客观且深入的看法。1948年金圆券改革本是救命稻草,却因官僚tan腐沦为压垮民心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民主引诱”与中gong不合作仅是表象,深层症结在于国民党“一党坐庄”的傲慢,当老蒋在“改组政府”中给各党分配“参政配额”时,民主早已沦为权力游戏的遮羞布。书中不煽情不简化,只冷静摊开证据:失去天下者,往往先失了人心。
书中细节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三位老师不歌颂也不鞭尸,只带你看清:一个被母亲眼泪浸泡长大的孤儿,如何在权力漩涡中挣扎沉浮。当史书聚焦炮火与条约时,《天下得失》也轻声说到:“历史的重量,同样藏在未被寄出的家书与午夜日记的泪痕里。”
附:目录
一 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
二 屡仆屡起
三 关键的一年
四 从倚重元老到闲置元老
五 地缘纠葛与派系纷争
六 削藩安内:昆明事变
七 家国亲疏:与宋子文孔祥熙的关系
八 一党训政下的多党合作
九 挽救危局与“戡乱动员”
十 最后的改革:金圆券发行
十一老蒋的阅读史
---------- 完----------
秦汉史、唐宋史、明清史等,点下方查阅
民信配资-民信配资官网-配资门户网-股票配资入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